商用运动器材_商用运动器材有哪些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13
健身器材,是辅助进行身体锻炼和体育运动的设备和工具,旨在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度训练,锻炼各个肌群,从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具体细分分析健身器材行业可以按照训练功能和使用场景进行细分。按训练功能分类,健身器材包括
健身器材,是辅助进行身体锻炼和体育运动的设备和工具,旨在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度训练,锻炼各个肌群,从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

具体细分分析健身器材行业可以按照训练功能和使用场景进行细分按训练功能分类,健身器材包括单功能器械和多功能器械单功能器械如划船器、健美车、跑步机等,主要用于特定肌群或身体部位的锻炼;多功能器械如扩胸器、深蹲架、卧推架等,能够进行全身性的锻炼。
按使用场景分类,健身器材可以分为家用健身器材、商用健身器材和户外健身器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24年健身器材行业市场规模显著增长,达到185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的168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0.1%。
这一显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健身热潮的持续升温以及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重视家用健身器材销售额在2024年达到了750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市场的40.5%,较2023年的68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0.3%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这直接推动了健身器材的需求增长健康意识的提升使得更多人愿意投资于健身设备和器材,以满足日常锻炼的需求家庭健身需求的增长:由于疫情的影响,家庭健身成为了一种趋势。
家用健身器材因其便携性和多功能性,满足了消费者在家中进行碎片化时间锻炼的需求瑜伽拉力带、瑜伽圈、跳绳等小件健身器材的销量显著增长,同时大件健身器材如椭圆机、划船机等也受到青睐智能健身器材的普及:智能健身器材和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例如,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智能健身器材的便捷性和数据追踪功能吸引了大量用户,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线上健身平台的推广:线上健身平台的兴起,如KEEP等,利用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进行推广,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线上健身活动。
这种模式的成功不仅增加了健身参与人群的数量,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健身更加灵活便捷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上游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各类原材料供应商,提供钢铁、橡胶、塑料、金属钣金件、马达、电子显示器等器械原材料。
中游:生产厂商中游是健身器材的生产供应环节,包括各类健身器材制造厂商这些厂商负责制造各类训练器材,并提供使用说明及运动指导下游:销售渠道下游包括实体专卖店、商超、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健身器材广泛应用于家庭、健身房、公园等各种场景。
此外,线上健身平台也通过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进行推广,提供便捷的健身服务竞争格局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由于行业低端产品不存在资金和技术壁垒,大多数参与者体量较小尽管有一些头部企业如舒华体育、英派斯和康力源等,但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例如,舒华体育在2023年的市场份额也不超过2%主要品牌分析舒华体育: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健身器材制造商,业务涵盖健身器材的生产和销售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加强线上销售,并推出创新产品如SH-O2290滑雪训练器,与华为合作,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023年,舒华体育的健身器材营收规模最大,达到11.1亿元英派斯: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布局数字化健身房等高端市场康力源: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中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尽管具体数据未详细披露,但其表现也较为突出。
健身器材行业发展趋势轻量化和小型化:随着家庭健身需求的增加,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健身器材越来越受欢迎智能化和数字化:AI技术的应用使得健身器材更加智能化此外,智能版健身器材内置AI算法,能够实时监测用户心率,动态调节阻力,提升训练效果。
多功能性和模块化设计:多功能健身器材能够满足多种训练需求,减少占地面积此外,健身小件装备如筋膜枪、哑铃、跳绳等也因其多样性和便携性而受到欢迎线上健身市场的增长:线上健身平台的兴起使得健身器材的线上销售和在线健身课程的需求增加。
这种趋势推动了健身器材的在线销售和智能化发展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用户对健身器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仅限于传统的跑步机和哑铃等基础设备增肌和瑜伽小件、壶铃、拉力器等新兴品类逐渐受到欢迎,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