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时间_四川保路运动时间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13
赵尔丰与四川保路运动:时代漩涡中的抉择与悲剧 1911年,中国社会风雨飘摇,清王朝在内外交困中摇摇欲坠。这一年,一场席卷四川的保路运动,如同一颗巨石投入时代的洪流,激起千层浪,而四川总督赵尔丰,也在这场运动中被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赵尔丰与四川保路运动:时代漩涡中的抉择与悲剧1911年,中国社会风雨飘摇,清王朝在内外交困中摇摇欲坠这一年,一场席卷四川的保路运动,如同一颗巨石投入时代的洪流,激起千层浪,而四川总督赵尔丰,也在这场运动中被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自19世纪末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铁路权的掠夺,妄图通过控制铁路,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粤汉、川汉铁路作为联通南北和深入西南内地的重要交通线路,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清政府财政困难,在大买办盛宣怀的建议下,于1911年5月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已经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与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出卖铁路修筑权及继续投资的优先权。
这一举措,不仅剥夺了中国人民自办铁路的主权,还损害了广大绅商和普通民众的利益,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四川,作为川汉铁路的主要承办省份,保路运动的声势最为浩大四川修筑铁路股多人众,资金来源多半来自下层劳动人民,他们省吃俭用,为铁路建设贡献力量,如今看到清政府公然出卖路权,愤怒之情如火山喷发。
1911年6月17日,四川铁路公司召开大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派首领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任会长,副议长罗纶担任副会长,号召全川群众“破约保路” 此后,各地保路同志会纷纷成立,参加者达数十万人,一场波澜壮阔的群众性保路爱国运动在四川大地展开。
起初,赵尔丰对保路运动的态度较为复杂他到任四川总督后,看到保路运动声势已成,也曾认可护理川督王人文的主张,请求清廷变更收路办法,认为应妥善处理以避免局势失控然而,清廷却坚决推行铁路国有政策,对赵尔丰的建议置之不理。
随着运动的发展,商民罢市之势愈演愈烈,群众与护兵发生冲突,甚至出现死伤情况赵尔丰再次奏请清廷改铁路为商办,并将借款修路之事交资政院讨论,却遭到端方弹劾,被清廷两次斥责在清廷的严命下,赵尔丰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对清廷的忠诚,另一方面是对四川局势的担忧。
最终,他选择了执行清廷命令,采取强硬手段1911年9月7日,赵尔丰借口《川人自保商榷书》中隐含独立意图,诱捕保路同志会、咨议局、铁路总公司负责人罗纶、蒲殿俊、邓孝可、张澜等人,并下令搜查铁路公司,封闭铁路学堂和股东招待所,查封与保路有关的报刊。
消息传出,成都全城震动,一千多民众聚集到总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人员赵尔丰竟下令开枪射杀手无寸铁的请愿者,当场造成二十多人死亡,随后又派出巡防军与放马队禁止街上民众行走,开枪乱击,造成数百人伤亡,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 。
“成都血案”成为四川保路运动的转折点,彻底激化了矛盾,使得运动从和平请愿转向武装斗争同盟会员龙鸣剑等人制作“水电报”,投入锦江,消息迅速传遍四川西南部,各地保路同志会改为保路同志军,纷纷向成都发起进攻尽管起义军因缺乏训练和武器,在清军正规军的反击下,未能攻下成都,但他们转战各地,在许多地区建立了革命政权,其中荣县独立,成立革命政权,比武昌起义还早半个月 。
随着四川局势的失控,清政府不得不从湖北抽调军队入川镇压,这直接导致湖北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而四川保路运动,无疑是这场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在这场历史巨变中,赵尔丰的命运也急转直下。
他因无力阻止四川地方起义,被免去四川总督一职1911年11月,在革命形势的逼迫下,赵尔丰宣告四川地方自治,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但不久后,四川军政府军队哗变,他被疑蓄意鼓动哗变12月22日,赵尔丰为时任都督尹昌衡所杀,结束了充满争议的一生 。
赵尔丰在四川保路运动中的所作所为,使其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川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打击土司特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在保路运动中,他执行清廷命令,残酷镇压群众,制造血案,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被人称为“赵屠户”,遭到民众唾弃。
他的悲剧,既是个人在时代洪流中无法正确抉择的悲哀,也是清王朝腐朽统治下的必然结果四川保路运动,以其波澜壮阔的斗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永远铭刻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长河中,而赵尔丰,也作为这段历史的关键人物,成为人们不断研究和反思的对象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