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简介_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简介概括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3-13
1843年,鸦片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为了向英国支付战争赔款,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以至在鸦片战争后的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且提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目的
1843年,鸦片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为了向英国支付战争赔款,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以至在鸦片战争后的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且提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推翻清朝统治,洪秀全曾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次次名落孙山,但在广州考试期间,他收到了基督徒梁发给他的《劝世良言》一书,在劝世良言的影响下,洪秀全和冯云山、以及族弟洪仁玕在家乡广州创立了太平天国的前身拜上帝会,他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并四处传教招立信徒,准备以信徒为力量,发动反清起义。

1844年,由于广西地瘠民贫、饥民处处,洪秀全和冯云山便来到广西传教,并在当地吸纳了杨秀清、萧朝贵等大批信徒1850年,由于广西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存,天地会等反清势力趁机纷纷起义,洪秀全认为举行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便通告拜上帝会信徒,到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集中训练。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8岁生日时,拜上帝会两万多信徒为其举行祝寿庆典,这一天,洪秀全誓师起义正式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拉开帷幕,史称金田起义。
1月13日,洪秀全挥军占领商业重镇广西江口,但遭到广西提督向荣的围剿,于是,洪秀全率部撤出江口来到武宣据守,在这里,洪秀全登基称太平王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城,这是太平军自金田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在这里,太平军滞留半年多,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还分封了诸王,洪秀全为“天王”称“万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所封各王皆受东王杨秀清节制,史称永安建制,自此,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
12月,清军集结四万余人,在猛将乌兰泰的率领下猛攻永安城,洪秀全在坚守数月后,在城内粮草殆尽火药告竭的情况下,下诏全军突围1852年4月,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决定走水路北上湖南,但在蓑衣渡遭到清军伏击,南王冯云山不幸牺牲,洪秀全失去板荡忠臣和亲密战友,蓑衣渡受挫后,洪秀全率太平军弃船登陆,由陆路进入湖南后,占领了道州,在这里,太平军整顿队伍、制备军火,同时海制定了进军两湖,东取南京的战略决策。
8月,太平军占领郴州后,建立“土营”9月,西王萧朝贵在长沙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阵亡12月,太平军占领岳阳后,建立水营1853年1月,洪秀全率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举家自尽,震动清廷,此时,太平军人数增至五十万。
2月9日,洪秀全和杨秀清统帅水陆大军50万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地直逼南京。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两江总督陆建瀛阵亡。
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南京城,洪秀全入城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同时又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政权,然而,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在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战死后,东王杨秀清掌握了大部分军政实权,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的矛盾。
4月,清军为了夺回南京,分别在南京城外和扬州城外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以此来夹击天京。
5月8日,为彻底摧毁清朝的统治,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师两万人北伐清廷,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但终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林凤祥和李开芳先后被俘处死6月3日,为解除清军两大营对天京的威胁,太平天国决定在北伐的同时派石达开、胡以晃、赖汉英等人率军西征,此役,历时3年,太平军先后占领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部分地区及安庆、九江、武汉三大战略要地,使天京上游有了可靠屏障,但由于未能给湘军以歼灭性打击,军事上潜伏着巨大隐患,期间,西征军在翼王石达开率领下,数次击败曾国藩的湘军,逼的曾国藩投水自尽。
1856年6月,在东王杨秀清的主持下,“太平军先后攻破”“江南和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三年之围。
9月2日,杨秀清凭借着击溃江南和江北大营的功劳,野心日益膨胀,他经常假托天父下凡,任意羞辱天王洪秀全以及诸王百官,还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杨秀清的专横跋扈让洪秀全忍无可忍,于是,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京对付杨秀清,韦昌辉接令后,率先回到天京包围了东王府 ,他将杨秀清及其家人和其他军民2万多人杀害,史称“天京事变”。
十多天后,翼王石达开抵达天京,责备韦昌辉滥杀,韦昌辉顿生杀心,石达开听说后逃出天京,韦昌辉竟杀害石达开在天京的全部家眷11月初,石达开逃到安庆后举兵靖难,要求洪秀全惩办韦昌辉,洪秀全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处死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其首级被送到石达开处验收,天京事变就此告一段落,但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1月底,石达开奉诏回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务,但洪秀全仍对他心存疑忌,他加封自己兄弟为王,处处牵制石达开,为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被迫带领大军出走,这更令太平天国雪上加霜。
1857年9月,清军乘太平天国内讧之际,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围困天京,洪秀全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请石达开回京,石达开上奏表示不会回京,但会调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太平天国作战,洪秀全诏准了这一方案,此后,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后起良将,在数年间阻止了清军多次攻势,使军事形势没有发展到恶化的地步,而石达开先后转战于闽、浙、赣、蜀、黔、滇等省,最后率众深入四川,准备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但却被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陷入重围,石达开多次突围不成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最后在成都被凌迟处死,年仅32岁。
11月,英国海军提督何伯来到天京,他向洪秀全提出协助太平天国打败清政府,并在事成后平分中国的条件,但洪秀全态度坚决,断然拒绝英国人的建议,英国人无法从太平天国那里获得利益,便转而支持清政府1862年5月,陈玉成在寿州被叛徒苗沛霖逮捕献给清军,最后被清军凌迟处死,年仅26岁,。
6月,陈玉成英勇就义后,曾国荃率湘军进逼天京城,形势急转直下,洪秀全命令各地太平军回援天京,此役,太平军集结二十万兵力,在李秀成率领下和湘军大战了四十多天,但未能取胜,与此同时,李鸿章的淮军连克苏州、无锡、常州,浙江巡抚左宗棠则率部攻陷杭州,并基本占领浙江全省,而曾国荃的湘军逐一攻占天京城外要点,对天京形成合围之势。
1863年12月21日,由于天京外围要塞尽失,城中又苦缺粮食,忠王李秀成知道天京难以久守,便向洪秀全建议放弃天京,转战中原,但遭到洪秀全的拒绝,此时,洪秀全不但患病,还陷入了宗教迷信,面对困境,他没有采取适当的对策,却向将士宣称将有天兵下凡驱走清兵。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享年51岁,其子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此时,李鸿章的淮军会合曾国藩的湘军,对天京城发起总攻。
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后,蜂拥而入天京随之陷落,随后,清军屠城,许多平民百姓被杀,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而李秀成在护送幼天王突围途中失散,3天后,李秀成被俘,曾国藩将其处死,终年42岁,不久,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荒山之中被清军俘获,最后在南昌被凌迟处死,年仅15岁,此后,分散在长江南北的数十万太平军,仍英勇顽强地抗击清军的进攻,直到1872年4月,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被清军勦灭后,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许多太平军将士及其亲属为躲避清廷迫害,流亡海外,他们远涉重洋,足迹遍布拉美及太平洋部分岛屿,我是爱历史的胡小新,喜欢的给个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