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知识框架结构图片_经济生活知识框架结构图片高清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10-06
宏观经济政策:政府为了控制或者影响总体经济状况所采取的策略或者行动。政策分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追求价格水平的稳定,支持经济增长。
1.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与演变1.1定义宏观经济政策:政府为了控制或者影响总体经济(总量)状况所采取的策略或者行动政策分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政府通过改变支出(需求)与税收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扩张——紧缩。
货币政策:追求价格水平的稳定,支持经济增长由央行控制,包括管理货币供应与利率政策目标:A增长:实现经济增长;B就业:降低失业率;C通胀:降低通胀率;D国际收支平衡 E特定:调结构、保民生、金融稳定1.2形成
1929年大萧条之后形成凯恩斯主义: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可以通过政府干预来稳定经济活动总需求由私营部门(家庭决定消费,企业决定投资)和公共部门(政府决定公共开支)的决策决定的价格(尤其是工资)对供求关系的反应是相对较。
慢的总需求的变化,短期会对产出与就业产生巨大影响提高赤字——提高需求——提高供给——经济活跃弗里德曼: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时,如果货币供应量持续减少,就会使得经济进一步收缩大萧条后,M2下降美联储应该做出逆周期反应。
没有的原因,一个是救助金融机构就是救经济的概念没有深入人心,另一个是金本位,货币发行总量有限
1.3演变金本位:货币供应速度跟不上产品生产速度,容易通缩,极大影响经济只能转向信用货币制度,由央行决定货币供应量弊端:政府养成借钱的习惯,且容易借多央行能随便印钱,容易超发应对规则: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
3%,公共债务占GDP比例不超过60%通胀目标制,3%左右,保证币值稳定1.4近期宏观政策变化新变化:大部分国家,债务比例超过60%,赤字率突破3%,总体来看,各央行可以收放自如2.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特点。
A存在一些非价格甚至非市场的政策工具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框架两条主线,一个是从直接控制到间接调控,一个是从数量工具到价格工具B财政与央行的部门站位很清晰,有时影响政策协调有时互相指责、建议有时为了“保存政策空间
”而影响了达成“宏观经济稳定”的目的,本末倒置C地方政府对宏观调控的放大作用2008年,4万亿刺激政策,中央支出1.13万亿,最终被地方政府、国企、金融机构放大,做到了30万亿GDP选美3.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挑战
分税制改革后,收入上缴中央多,但事情地方政府多,就搞各种收费、卖地,大量借钱,但债务最终可能还需要中央政府承担,于是就从2018年起开始限制几年下来,融资压缩,房地产萎缩,地方政府压力大一些官员和专家,对4万亿后遗症敏感,不喜欢再大规模刺激;另一些说,现在GDP有5%,没必要;还有一些说,宏观刺激政策擅长搞投资,不是消费,担心加剧产能过剩;还有说经济进入新阶段,易冷难热,情绪难以调动。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去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很重要事半功倍现在的问题,不是低增长,而是低通胀产能过剩压力很大,价格疲软,扣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通胀非常低通缩会形成恶性循环日本之前30年如此,最近才走出
当前问题:消费降级;房价下行使得用户资产缩水,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承压,另一方面也会抑制消费信心;去杠杆使得地方政府无法扩张4.改进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结构改革是长期性举措,宏观政策是短期性应对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短期内经济垮了,可持续增长也就无从谈起值得关注:A跨周期调节会不会影响逆周期调节效果?B地方财政吃紧,需要中央出手C落脚点应该在经济稳健上,而不是政策工具稳健如果经济稳不住,财政政策空间无从谈起D过去几年行业整治(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平台)的影响
中长期改进:A更加市场化B用宏观政策去管理预期C财政和货币加强协调D中央财政出手E更加重视通胀目标3%短期改进:A建议将CPI增长2%-3%明确为刚性政策目标B宏观政策加大力度,改变预期C主权信用稳住房地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