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百姓家居_常熟百姓家居营业时间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4-10
undefined
常熟市街道乡镇详细(含旧的共36个)太史慈子义常熟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简称虞面积1276.32平方千米,人口168万(2020年)辖6个街道、8个镇:虞山街道、常福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碧溪街道、东南街道、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辛庄镇、尚湖镇。
另有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昆承湖管理委员会、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中,东南街道由常熟高新区管理、碧溪街道由碧溪新区管理,常福街道由虞山高新区管理驻虞山街道金沙江路10号2022年常熟市GDP为2273.97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五名。

1983年1月18日,撤销常熟县,设立常熟市1985年10月继福山撤乡建镇后,各乡陆续改建为镇1992年12月,城郊、琴南两乡并入虞山镇1996年,常熟市辖32个镇:海虞镇、梅李镇、王市镇、徐市镇、碧溪镇、浒浦镇、唐市镇、大义镇、福山镇、练塘镇、支塘镇、珍门镇、周行镇、赵市镇、吴市镇、东张镇、沙家浜镇、古里镇、何市镇、董浜镇、白茆镇、任阳镇、谢桥镇、王庄镇、冶塘镇、张桥镇、辛庄镇、杨园镇、莫城镇、藕渠镇、兴隆镇、淼泉镇。
1999年6月以后,先后又有梅李镇、赵市镇、珍门镇合并为梅李镇,王市镇、福山镇、周行镇以及市棉花原种场合并为海虞镇;碧溪镇、浒浦镇、吴市镇、东张镇合并为新港镇。
2000年,常熟市辖24个镇:海虞镇、虞山镇、梅李镇、徐市镇、唐市镇、大义镇、练塘镇、支塘镇、东张镇、沙家浜镇、古里镇、何市镇、董浜镇、白茆镇、任阳镇、谢桥镇、王庄镇、冶塘镇、张桥镇、辛庄镇、莫城镇、淼泉镇、新港镇、杨园镇。
2003年,古里镇与淼泉镇合并设立古里镇,镇政府驻古里;新港镇与东张镇合并设立新港镇,镇政府驻碧溪;支塘镇与任阳镇合并设立支塘镇,镇政府驻支塘;董浜镇与徐市镇合并设立董浜镇,镇政府驻董浜;辛庄镇与杨园镇合并设立辛庄镇,镇政府驻辛庄;支塘镇与何市镇合并设立支塘镇,镇政府驻支塘;沙家浜镇与唐市镇合并设立沙家浜镇,镇政府驻唐市;王庄镇与冶塘镇合并设立王庄镇,镇政府驻冶塘;练塘镇与张桥镇合并设立练塘镇,镇政府驻练塘;古里镇与白茆镇合并设立古里镇,镇政府驻古里;虞山、谢桥、莫城三镇合并设立虞山镇,镇政府驻虞山。
合并后,常熟市辖12个镇2004年,大义镇并入虞山镇2005年,撤销常熟市练塘镇,将原练塘镇所辖张家桥、张桥2个居委会和东旺等7个村委会划归辛庄镇管辖,镇政府驻辛庄;将原练塘镇所辖练塘居委会和常兴等8个村委会划归王庄镇管辖,并将王庄镇更名为尚湖镇,镇政府驻冶塘。
调整后,全市辖10个镇:虞山镇、海虞镇、碧溪镇、辛庄镇、尚湖镇、梅李镇、支塘镇、董浜镇、古里镇、沙家浜镇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碧溪镇,设立碧溪街道2011年11月,江苏省政府批准同意将虞山镇湖东居委会和苏锋村、东渔村、昆承村,以及古里镇小康村和坞坵村的四环路连接线以西部分区域划出,合并设立东南街道。
调整后,全市辖2个街道、9个镇:碧溪街道、东南街道、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市政府驻虞山镇2017年11月21日,省政府关于调整苏州市虎丘区常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7〕103号):。
撤销常熟市虞山镇。设立常熟市虞山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常福街道。
(1)虞山街道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部偏西,元和塘、福山塘、大塘河等河道交汇处市政府驻地【虞山街道】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27.6万驻兴福管理工区寺路街8号古名海虞城,西晋为海虞县治,唐武德七年(624年)始为常熟县治。
清末称海虞市1949年析常熟县城置常熟市1958年降为虞山镇,仍属常熟县,后改公社1961年复为镇1963年琴南、城郊二公社并入1983年起为常熟市治2000年藕渠、兴隆二镇并入2003年莫城镇并入2004年大义镇并入。
2017年分置虞山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常福街道辖35个社区、6个村特产“叫化鸡”、桂花白酒、“常熟花边”、红木家具204国道、苏嘉杭高速公路、虞锡公路在境内交接,为全市水陆交通枢纽名胜古迹有言子墓、仲雍墓、翁同龢故居及墓、言子祠、昭明太子读书台、方塔、兴福寺。
(2)常福街道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部【常福街道】面积86.6平方千米,人口24.3万驻顶山村联丰路58号2017年设立由虞山高新区代管辖11个社区、21个村(3)琴川街道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部【琴川街道】面积48.7平方千米,人口21.5万。
驻百盛社区金山路9号以常熟古名得名2017年设立辖39个社区、15个村(4)莫城街道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南部,昆承湖、元和荡畔【莫城街道】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驻青莲村商城中路1号相传为春秋莫邪铸剑之处,旧有城垣及莫邪庙,故名剑城,又名莫城。
1949年为莫城镇,属练塘区1950年置为莫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2003年并入虞山镇2017年析置莫城街道辖5个社区、14个村产稻、小麦、油菜籽、淡水鱼等特产“清水大虾”、“金爪大蟹”。
有冶金、机械、建材、轻工、化工、电子、服装等厂十苏王公路经此镇东昆承湖畔建有避暑度假区及天然游泳场(5)碧溪街道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北部,北濒长江【碧溪街道】面积113.79平方千米,人口10.44万。
驻碧溪社区江南大道39号旧称包糜村相传镇南原有九个水潭,相连成溪,水质终年碧清,故改今名1950年称碧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改碧溪镇1999年与吴市、浒浦三镇合并,以建设江边新兴港口命名新港镇。
2003年东张镇并入2008年更名碧溪镇,2010年改街道辖9个社区、21个村产棉花、稻、小麦、油菜籽、杂粮等村镇工业发展较早,有纺织、针织、服装、电力、化纤、毛皮、电子仪表、冶金、机械、建材等厂为苏南主要渔港之一,有常熟海洋渔业公司驻此。
为全国农村集镇规划建设试点单位虞浒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等经此“常通汽渡”为大江南北交通要津之一
(6)东南街道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南部【东南街道】面积27.98平方千米,人口1.5万驻东南大道88号2011年设立由常熟高新区托管辖3个社区、4个村(7)梅李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部,常浒河、盐铁塘两岸。
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8.1万驻梅李社区人民路18号五代吴越王钱镠遣将梅世忠、李开山戍此防江,渐成集市,故称梅李《读史方舆纪要》常熟县:梅李镇“五代钱氏有苏州,遣其将梅世忠、李开山屯兵于此,以防江镇,因以名”。
1949年称梅李镇,属梅李区1957年置为梅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改置梅李镇1999年珍门镇、赵市镇并入辖3个社区、15个村产棉花、稻、小麦等有冶金、机械、轻工、化工、纺织、食品、工艺、建材等厂。
虞浒、支王公路经此古迹有聚沙塔(8)海虞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部,北濒长江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8.9万驻府前路68号传北宋王姓聚居于此,初名王墅后为沿江物资集散地,改称王市1950年称王市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王市镇。
1999年与周行镇、福山镇合并为海虞镇因境内东临沧海,故名海虞辖7个社区、17个村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淡水鱼等特产“七峰茶叶”有电力、冶金、化工、轻工、纺织、工艺、建材等厂所产工艺服装、红木家具著名。
虞福、周赵公路经此,通水运古迹有西北境铜官山麓南沙古城遗址及宋、明总兵署遗址
(9)古里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部,白茆塘、青墩塘畔面积96.46平方千米,人口10.73万驻文学街72号明代洪涝为害,四周一片汪洋,为低洼圩区水中小片陆地,故初名湖里墩;后渔民聚居,遍设簖罟捕鱼虾,改名罟里村,又简为古里村。
1949年称古里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古里乡1992年改置古里镇2003年淼泉镇、白茆镇并入辖5个社区、14个村产稻、小麦、油菜籽、淡水鱼等有冶金、机械、纺织、针织、建材等厂镇区北为农贸、商业区,镇南为工业开发区。
有针织品贸易市场204国道经此通水运古迹有明代东林党人顾大章墓和铁琴铜剑楼(10)沙家浜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南部面积70.24平方千米,人口5.8万驻唐市集镇中环路145号为纪念当年新四军在芦苇荡中坚持抗战的斗争业绩取名沙家浜。
1949年设横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芦荡乡1992年改沙家浜镇2003年唐市镇并入辖2个社区、12个村地势低洼,河浜纵横,芦苇丛生,气候温和湿润,经济以渔业、农业为本常昆、沙南公路过境景区内有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芦荡湿地、横泾老街等景点。
(11)支塘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部,白茆塘、盐铁塘交汇处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7万驻淦昌路3号南朝梁为兴国县治,隋废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始名支川,元末张士诚浚白茆浦,在此筑城,周5里,名支川城。
明弘治年间,邑令杨子器浚湖漕,南通盐铁塘,北连白茆塘,改称支塘市1949年称支塘镇,属支塘区1957年置为支塘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2003年任阳镇、何市镇并入辖3个社区、15个村。
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杂粮等有纺织、服装、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厂王支公路、204国道经此(12)董浜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部,盐铁塘、长毫塘畔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5.2万驻天星村董徐大道668号。
元至元年间吏部给事中董逸溪在此结庐建村,故名1949年称董浜镇,属支塘区1957年置为董浜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董浜乡,1993年改置镇2003年徐市镇并入辖2个社区、14个村产棉花、稻、小麦、油菜籽、杂粮等。
有冶金、机械、纺织、服装等厂镇人民政府大院内有高5米、合围0.16米、树龄900年的枸杞,被誉为“江南枸杞王”董南、王支等公路经此有泥仓溇湿地公园(13)辛庄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南部面积104.26平方千米,人口10.6万。
驻新阳大道100号原名辛安,后演变为辛庄1950年设辛安乡1956年改辛庄乡1994年改镇2003年杨园镇并入2005年练塘镇部分并入辖3个社区、20个村227省道、227省道复线贯穿全境特产螃蟹、辛庄鹅汤、杨园野味。
(14)尚湖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部面积112.5平方千米,人口12.5万驻永升路1号原名南庄,王姓聚居后改称王庄1949年为仁和乡,属塘桥区1950年改称王庄乡,属练塘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王庄乡,1992年改置王庄镇。
2003年冶塘镇并入2005年更名尚湖镇,练塘镇部分并入辖3个社区、23个村产稻、小麦、油菜籽、生猪、蚕茧等特产刺绣品、“王庄西瓜”有电子、仪表、毛纺、服装、化工、机械、建材等厂公路通周围乡镇镇东“迎阳桥”为单孔石拱桥,系乾隆年间所建。
(15)王市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部【已废】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2.8万驻王市村1950年设王市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6年设镇1999年并入海虞镇公路成网,水运畅通,北滨长江。
(16)徐市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部,白茆塘、金泾塘、里睦塘畔【已废】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3.2万驻徐市村唐称黄村,五代吴越李开山葬此,改称李墓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徐拭聚族于此,遂称徐市1949年称徐市镇,属支塘区。
1950年改置徐市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2003年并入董浜镇产棉花、稻、小麦、油菜、蚕茧、湖羊等有纺织、机械、轻工、化工、电子、工艺、服装、建材等厂有公路连接204国道(17)浒浦镇(Xu pu)
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北部【已废】面积16.5平方千米,人口2.5万驻浒浦村1949年称浒浦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复设镇1999年并入新设立的新港镇常(熟)港(口)、常(熟)电(厂)公路过境,长江、常浒河流境。
(18)唐市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南部、横泾塘东南【已废】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驻唐市村原名尤泾(又称语溪)市明正统初,唐姓经商成市,嘉靖八年(1529年)改名唐墅又称东唐墅,后改今名1949年称语溪镇,属唐市区。
1957年改置唐市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2003年并入沙家浜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水产品盛产清水大闸蟹有冶金、机械、化工、电子、建材、纺织、服装、搪瓷等厂虞昆公路经此,通水运。
古迹有北新桥、华阳桥(19)大义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北部,望虞河、张家港(河)畔【已废】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驻大义村元代已成集市,元末张士诚谋士陈基有诗云“舟舶谢村路,夜访义桥营”大义桥又名大墅桥,为明正德年间知县郑浚所建,清光绪年间重建并立碑记。
镇以桥名1949年为大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2004年并入虞山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禽畜、蘑菇特产绣制花边有针织、服装、建材、机械、化工等厂204国道经此通水运(20)福山镇
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部【已废】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4.2万驻福山村1949年称福山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复改镇1999年并入新设立的海虞镇福山塘纵贯全镇,出福山闸入长江。
(21)练塘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部【已废】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驻练塘村南朝梁末建净慧寺,寺前有河,笔直平静如“匹练”故名练塘,宋成集市1949年称练塘镇,属练塘区1957年改置练塘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
2003年张桥镇并入2005年并入辛庄镇和尚湖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杂粮、蚕茧等有机械、化工、塑料、搪瓷、针织、电子器材、建材等厂虞锡公路经此镇北罗墩村有距今4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22)珍门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部。
【已废】面积16.5平方千米,人口2.5万驻珍门村1950年设珍门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镇1999年并入梅李镇支(塘)王(市)公路横穿中部,盐铁塘流境(23)周行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部偏北。
【已废】面积19.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驻周行村1950年称周行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9年并入新设立的海虞镇境内有常浒河、耿泾塘、罗卜泾塘(24)赵市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部。
【已废】面积24.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驻赵市村1950年称赵市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9年并入梅李镇(25)吴市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北部,北临长江【已废】面积32.4平方千米,人口2.9万。
驻吴市村1949年称吴市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9年并入新设立的新港镇(26)东张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北部、白茆塘河口两岸,北濒长江【已废】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7万。
驻张家市原名白茆老市,元末张士诚屯兵于此,改称张家市为区别县西张市,又称东张市1949年称东张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2003年并入碧溪镇产棉花、稻、小麦、油菜籽、杂粮、湖羊等。
有冶金、机械、化工、电子、纺织、服装、拆船、建材等厂公路通常熟、上海等地(27)何市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部【已废】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6万驻何市村1949年称何市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
2003年并入支塘镇境内有横泾塘(28)白茆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南部、白茆塘畔【已废】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驻白茆村明浚白茆塘后,居民自葑市迁此渐成集市,故名白茆新市1949年称白茆镇,属唐市区。
1957年置为白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2003年并入古里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杂粮、淡水鱼等有纺织、化纤、服装、化工、电子、建材等厂204国道与白茆塘经此镇西北芙蓉村有红豆树,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所植。
(29)任阳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南部【已废】面积46.4平方千米,人口2.1万驻任阳村1949年称任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2003年并入支塘镇七浦塘横穿镇中(30)谢桥镇
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北部,望虞河、福山塘两岸【已废】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驻谢桥村相传明代谢姓捐资造桥,故名谢家桥后成集镇,镇以桥名1949年为谢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
2003年并入虞山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蚕茧、蘑菇、禽畜及淡水鱼有建材、机械、纺织、针织、服装、塑料制品等厂虞福公路经此新光村钱底巷有距今5000-5500年古文化遗址镇南双忠庙前有棵古银杏,树龄800多年。
(31)冶塘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部【已废】面积36.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驻冶塘村1949年称冶塘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复改镇2003年并入王庄镇(今尚湖镇)。
有望虞河纵贯中部(32)张桥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南部【已废】面积61.76平方千米,人口5.6万驻张桥村1957年设张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2003年并入练塘镇境内有锡太公路、锡太高速。
(33)杨园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西南部【已废】面积31.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驻杨园村1949年称归政镇,1957年改杨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2003年并入辛庄镇水路有元和塘、望虞河。
(34)藕渠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南部【已废】面积28.4平方千米,人口2万驻藕渠村1949年称渔乐乡,1950年更名藕渠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3年改镇2000年并入虞山镇204国道横穿北部,常昆公路过境,有昆承湖、清墩塘、白茆塘、张家港航道。
(35)兴隆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部【已废】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驻兴隆村1950年称九里乡,1956年更名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3年改镇2000年并入虞山镇常浒公路过境,水道有耿泾塘、青墩塘、常浒河。
(36)淼泉镇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部、常浒河(梅塘)畔【已废】面积约2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驻淼泉村旧有周神庙,因名庙前后因传说镇前河中有三大泉眼,故改今名1950年为淼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
2003年并入古里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杂粮、生猪、淡水鱼、珍珠等有纺织、服装、机械、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等厂苏嘉杭高速公路经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