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叫家居网_呱呱叫食品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4-09
undefined
一道鲜嫩金黄的过油肉翻炒出锅前,野猫酒店的大师傅将一勺呱呱叫老陈醋淋上去,“呲啦”一声,酸香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成就了客人口中的美味呱呱叫的醋和酱油,陪伴了包头人近百年足迹踏至今日,仍是许多消费者的不二选择。
醋,酸香回甜;酱油,咸香浓郁。不管是居家的小灶,还是饭店的厨房,烹出的除了它们本身的香气,还有时光的味道。“美”味一品难忘

腊八节前,家住昆区的秦美花专门来到团结大街17号街坊的呱呱叫调味品体验店买醋除了自家腌蒜、日常用的,她还像往年一样买了100多斤打算给外地的亲戚、同学、朋友寄去“我从小家里就是吃呱呱叫的醋、酱油也吃过其他的品牌,但是比起那种尖酸的味道来,呱呱叫的醋有一股独特的酸香味,一闻就特别舒服。
酱油也没有杂味儿,是很纯的小时候的味道”作为呱呱叫的忠实消费者,秦美花已经吃了50多年这里生产的醋、酱油如果说秦美花一家人对呱呱叫的偏爱,是源于岁月相伴的“习惯”,那么外地亲朋好友的一年惦念,就更加印证了这种美味的独特。
“吃过一次就忘不了,一到快过年的时候就打电话过来让我别忘了给他们寄包头产的那种醋和酱油”秦美花笑着说和秦美花一样,野猫酒店的法人代表苏风英也对呱呱叫调味品情有独钟她做餐饮30多年了,用呱呱叫的醋、酱油就有29年。
“虽然他家的产品价格稍微贵一些,但是连我们的大师傅都说了,别的醋确实烹不出那种香味来。因为要做高品质的餐饮,所以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用他们的产品,以后还会继续用下去。”苏风英说。“陈”酿百年坚守
呱呱叫的美味,是时间的“陈酿”1月7日,记者来到呱呱叫的酿造车间由于冬季温度太低,这里已经暂时停产,静静的发酵池里,大豆和高粱正在等待来春的温暖包头市呱呱叫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前身可以追溯到1948年,而它的酿造工艺则已传承了200多年。
从专门为部队提供调味品,到支援包钢为一方百姓服务,呱呱叫曾经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蒸煮高粱、曲种活化、酒精发酵、拌入麸皮谷糠、醋酸发酵、拌入熏子、淋醋……26道工序,从原料磨碎到成品灌装最少需要60多天,才能酿成一瓶口味纯正、酸味柔和、色泽棕红、质地浓稠、久存而质不变的好醋。
如今88岁的老职工张贵英仍然记得当年为了让百姓吃上这口好醋,一年365天每天早上4:00起床一干就到中午12:00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至今日,企业几经变迁,设备现代化更新,但传统的固态发酵法和工匠精神却一脉传承了下来。
“相较于24小时就能完成的液态发酵法,传统固态发酵法耗时长,但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因此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好”公司副总经理陈大莉说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今天,为了这份时间与自然赐予的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呱呱叫逆势坚守。
因为呱呱叫人始终坚信“真正伟大的企业,关心的不是对手,而是消费者”“做好企业,要有远见,要有坚持、坚持、再坚持的韧劲”公司总经理齐国成说“绿”色健康创新
2020年,敕勒川牌呱呱叫酿造酱油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这是当年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唯一获得金奖的产品,是一份含金量很高的荣誉”齐国成告诉记者“水、高粱、小麦麸皮、稻壳、食用盐”“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麸皮、食盐”,在呱呱叫醋和酱油的包装上,记者试图寻找到这份荣誉背后的“秘密”,而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原料,似乎不是答案,却耐人寻味。
“绿色食品”——齐国成指了指包装上的这四字标识,“我们是纯粮酿造,不加任何添加剂”除了美味和情怀,朝着绿色健康的发展定位,呱呱叫不断开拓创新原料选择黑龙江、兴安盟绿色食品基地的大豆、高粱,现代化灌装生产线、灭菌设备、精滤设备让生产过程更加卫生,出厂前以“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至少检测4次,“100%的合格率”,让消费者食用更放心。
2018年,通过层层严格审查,呱呱叫调味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呱呱叫不断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几年来,公司多次聘请营养学、微生物学专家、教授为公司的技术顾问,聘请河北省调味品协会专家为总工,并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保证了新产品开发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饺子醋、蜂蜜醋、老陈醋,各是各的味儿,配不同的饭菜,都很好吃,真的建议你尝尝看”秦美花极力地给记者推荐把“绿色、营养、健康、安全、放心”的调味产品奉献给广大消费者,成为呱呱叫调味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初心和坚守。
(包头日报记者:郭燕;实习生:许家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