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案_新文化运动教案八年级历史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4-19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过程与方法:围绕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史料研读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围绕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史料研读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它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四人的图片设问:结合图片思考,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目的达到了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魏源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器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也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康有为和孙中山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器物到制度,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西方的民主共和制,但均未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这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寻找真理,它们开始从文化心理面,起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民族反思的浪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二)、讲授新课: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提问:为什么要发起新文化运动?生:小组交流,回答师:总结,引导学生从政治角度看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然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潭,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探索救国教民之路,进而提出“思想革命”的主张。
投影:图片《袁世凯祭孔》,师:看一看,想一想: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会采用思想革命的方式?生: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按照自然段阅读课本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读教材并养成圈点勾画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师:总结,引导学生从尊孔复古逆流和民主共和思想的冲突,分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的迫切性和直接原因可以提问:袁世凯尊孔复古是为了复辟帝制吗?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
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因此,袁世凯尊孔是为复辟帝制服务的,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师:补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领导新文化运动,离不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前简略介绍第八单元知识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指出,这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师:根据上面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学生观看新文化运动的影片后,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然段阅读课本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并简述史实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投影介绍陈、李、胡、鲁四位人物。
陈独秀:他创办了《新青年》,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他热望青年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为恶社会所征服”。
他把振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全面批孔的文章,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他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封建文学和“满纸的之乎者也矣焉哉”的老八股,彻底打倒。
李大钊: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中国人民应“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胡适:胡适提倡白话文,是因为白话文的形式适合新思想、新文学的内容。
他是要使白话文成为新的文学形式,他说:“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鲁迅: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吃人的礼教”一语,就是从这篇小说来的师: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导入下一目的学习)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问了解学习情况后教师讲解生: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师:我们再看一下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生:民主与科学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我们通常把新文化运动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而把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说在最前面那就是: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师: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或者说两面旗帜:德先生和赛先
生,即民主与科学,赛先生:是指英文 science,意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实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德先生,是指英文 democracy,意为民主,就是每个人“各有自主之权”,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总的说来,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强调的是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迷信。
这两大口号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师: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内容?生: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就是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包括封建礼教等师:好!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作习惯势力的奴隶。
所谓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师:我们再看第四个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生: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就是提倡用白话文写文章,建设新文学。
师:对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但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是要改变文学的文言形式(强调);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这是要改变文学的内容(强调)。
他们一个解决了文学应该怎么去表达的问题,一个解决了表达什么的问题在文学革命的过程中,谁的成就最大呢?生:鲁迅师:对了!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他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此内容,从而把握新文化运动的精髓)师: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反对旧道德为什么要打倒孔子?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及其思想?生:小组交流回答。
师:儒家传统思想主要包括:君主专制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新文化运动反专制、反旧道德,自然会把矛头指向孔子及儒家思想我们应辩证看待“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辩证看待传统文化投影:“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师: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2.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作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师: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师强调: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新文化运动是对封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课堂小结: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运动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抨击尊孔复古思想,在社会上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编成如下歌诀:新旧思潮冲突激,青年杂志运动起四代表胡鲁陈李,民主科学摇大旗人们思想大解放,文化运动载史籍(四)、板书设计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内容:口号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