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了什么情感_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4-18
这四个充满唐韵古风的句子,附在方正硬实的抗疫物资包装箱上,的确清新别致,让人耳目一新。非但如此,在网上,还有不少人认为日本人恰到好处地用了“我们的词儿”传递友善,有些让国人汗颜。
日本援助大连物资图片来源:微博继“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和“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之后,“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又刷屏这四个充满唐韵古风的句子,附在方正硬实的抗疫物资包装箱上,的确清新别致,让人耳目一新。
这让人们在念及日本此次积极援助中国抗疫的同时,也不忘借此抒发一波中日友邦间的“文化共情”非但如此,在网上,还有不少人认为日本人恰到好处地用了“我们的词儿”传递友善,有些让国人汗颜但事实上,这大可不必,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根。
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尤其在文字语言上日本如今在各领域的遣词用语,都能看到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影子他们用传统诗句来表达友谊,也是常事常情
网友对日本援助物资包装上诗词的评论图片来源:微博“义援诗”背后的文化同脉与情感关联日本用有着浓厚“中国味”的诗句,传达友邦情谊,的确容易让人生起共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唐时日本人长屋亲王的一首佛教偈子,其中蕴含了鉴真和尚六次东渡书写的中日佳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则直接出自王昌龄的诗句前面那句国人不知,在情理之中,后面那句属于日方援引唐代诗人诗句,却并不为国人熟知,这也是不少人声称“汗颜”的原因日本舞鹤市的捐赠物资上用了这句诗,的确令人钦佩。
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在保留发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上,就胜于中国,也不意味着,日本普通民众掌握的古诗水平就远胜于我们非要将“风月同天”跟“武汉加油”比个高下,也是对表达语境的遮蔽,是对两种打气方式适用场景的混淆。
纠结于此,其实没必要更需要从中看到的是,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认同和传承,以及日本民众对中日两国情谊的珍视比起惭愧自省,从“文化共情”中读出日本传达出的情谊与善意,显然也更为重要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母国”,这点在日本民众中是共识。
“有唐一代”的文化哺养了日本,在日本也是常识在日本,遣唐使一词妇孺皆知日本在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近三百年的时间,曾经以国家名义派出成千上万的遣唐使者,前往大唐学习这种学习非常全面而深入,从文化艺术到天文历法,从经济建设到律令制度,从器物打造、建筑设计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可以说,正是通过遣唐使对唐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才奠定了日本文化的雏型这在中国学生的历史教材上亦有阐述日本民众对中日文化“一衣带水”的关系,有着清楚的认知在日期间,我跟友人在等洗车时,曾有一洗车工老爷子便跟我们就遣唐使侃侃而谈,让我印象颇深。
日本至今也非常注重传统中国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虽然他们也面临新生代对传统文化认同乏力的问题,如年轻一代不喜欢写汉字,喜欢用假名代替,但他们在致力扭转该局面日本专门设立了汉字考试和各类比赛,并大力推广书法练习,日本的中学、高校几乎都设有书道部。
在日本民间,很多人对中国文化都有着真挚的喜爱许多日本人都是三国迷,他们甚至设立了专门的等级考试,让痴迷者参考诸葛亮在日本也有着“智慧之神”的称谓,广受推崇在文化方面的同根共源,至今让日本民众分外珍视日本此次义援如此积极给力,那种文化一脉与情感关联或许也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
日本援助武汉物资图片来源:微博义援是在践行“助人即助己”的儒家价值理念日本这次积极义援,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驱使,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助人即助己”这一儒家价值理念的践行助人即助己,是中日文化理念中被共同尊崇的价值观念。
中日韩同属儒家文化圈,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涵养助人即助己,便是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价值理念的延伸在儒家看来,这是基本的仁义之行在过往近一千五百年历史中,日本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涵养,这种助人即助己的“怀仁”之心,也定然深刻融入了其文化的品性之中。
日本的义援,可以从更深层面看作是对这种价值理念的实践具体到现实层面,日本此前也在秉持着这一理念,行国际义援之举日本这次的义援,从国家到各县、市以及民间组织、企业甚至个人,都纷纷行动起来这两天,媒体还报道,日本自民党号召每个同事给中国捐款5000日元,这也受到了中国网民的赞许。
不唯此次,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日本同样第一时间,向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并先后提供了共计10亿日元(约6600万人民币)的援助随后,中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中国也迅速向日本派出了专业救援队,并提供价值超过2亿元的各类援助。
这其实是“助人即助己”的典型现实案例而中日关系尤其是国民间的交流,也在这样的“互助”中被导入“敦亲睦邻”的节奏.所以,这次火了的日本义援诗句,还应该被读出“助人即助己”的价值认同,这种文化同源的共同价值,才是我们真正该深刻体认的。
□狄宣亚(媒体人)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谷俞辰 校对:翟永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