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视频_情感类视频号名字怎么起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5-04
短视頻OST之王:承桓的音樂人生解析“歌红人不红”背后的行业逻辑最近,“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一定听过我的歌”这句话在短视频平台爆火,而其中被提及最多的音乐人之一,就是承桓。
短视頻OST之王:承桓的音樂人生解析“歌红人不红”背后的行业逻辑最近,“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一定听过我的歌”这句话在短视频平台爆火,而其中被提及最多的音乐人之一,就是承桓他的《座位》《我会等》《你走以后》《最后的人》等歌曲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累计播放量突破百亿,成为无数短视频的BGM,甚至被网友戏称为“短视频OST之王”。
然而,尽管他的歌火遍全网,他的个人知名度却远不及作品流量

今天,我们就来深扒这位“隐形爆款制造机”承桓的音乐人生,解析“歌红人不红”背后的行业逻辑,并探讨他未来的破圈可能性。一、承桓是谁?——从幕后制作人到“短视频金曲制造机”
承桓早期音乐创作照片承桓并非一夜爆红,而是经历了漫长的音乐沉淀他早年主要从事幕后音乐制作,曾为多位歌手担任编曲、作曲,积累了丰富的音乐制作经验2020年后,他开始尝试以独立音乐人身份发布作品,并逐渐摸索出适合短视频传播的“情绪流”创作风格。
行业观察: 许多像承桓这样的音乐人,早期因缺乏资本和团队支持,只能靠作品慢慢积累听众他们的成功往往不是靠营销轰炸,而是靠精准击中大众情绪2021年,承桓的《我会等》在抖音意外走红,成为无数情感类短视频的标配BGM。
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我会等枯树生出芽,开出新的花”——因其极具画面感的歌词和舒缓的旋律,迅速引发共鸣,单平台播放量突破50亿次
随后,《你走以后》《最后的人》等歌曲也相继爆红,形成“承桓式”音乐风格:旋律简单易记、歌词直击情感痛点、编曲适配短视频传播这种风格让他成为“短视频OST”的代表人物之一二、为什么“歌红人不红”?——解析音乐行业的流量密码。
在短视频平台,音乐更多是作为“背景音”存在,而非独立作品。许多用户记住的是歌曲的某段旋律或歌词,而非歌手本人。例如,承桓的《我会等》被广泛使用,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原唱是谁。
行业现状: 数据显示,2024年短视频音乐使用量同比增长67%,但仅有12%的用户会主动搜索原唱信息这种“音乐去人格化”现象,让许多音乐人陷入“作品比人红”的困境与主流歌手不同,承桓并未签约大型唱片公司,也没有频繁参加综艺或商业活动。
他的走红更多依赖“自然流量”,而非系统化的艺人运营对比案例: 同样是短视频走红的歌手,如王靖雯不胖通过《不知所措》爆红后,迅速签约公司并登上《中国好声音》,知名度大幅提升而承桓仍保持低调,导致大众对他的认知停留在“那个唱《我会等》的歌手”。
三、如何破圈?——承桓的下一步该怎么走?近年来,许多“歌红人不红”的音乐人通过综艺成功破圈,如唐汉霄(《这!就是原创》冠军)、金志文(《中国好声音》)等承桓若能登上《天赐的声音》《歌手》等节目,展现现场演唱实力,有望让更多观众记住他的名字。
可行性分析: 他的嗓音条件不错,且作品传唱度高,若能改编成更具舞台张力的版本,很可能成为“黑马”目前,承桓的社交媒体互动率较低,粉丝粘性不足他可以通过直播、翻唱、幕后创作分享等方式,拉近与粉丝的距离例如,隔壁老樊虽然保持神秘,但通过独特的视觉风格(如帽檐遮面)强化了个人品牌。
建议方向: 他可以尝试“音乐+故事”的短视频形式,比如每首歌背后的创作灵感,或与粉丝互动征集歌词创意,增强参与感四、结语:承桓能否成为下一个“全民歌手”?承桓的走红,是短视频时代音乐传播的典型案例他的成功证明了“好作品自带流量”,但也暴露了“歌红人不红”的行业困境。
未来,他若能在保持作品质量的同时,加强个人曝光与风格突破,完全有可能从“BGM歌手”晋升为真正的“全民音乐人”
你的看法? 你是否也曾被承桓的歌打动,却不知道他是谁?你觉得他应该如何破圈?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