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感目标有哪些_教学情感目标有哪些类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5-04
作者:巩克菊 王亚鲁 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作出安排部署,重申了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作者:巩克菊 王亚鲁

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作出安排部署,重申了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性。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思政引领力”概念,并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我们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南和根本遵循。
1政治领导力是思政引领力的核心特征,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举旗定向政治属性是教育的重要属性,它直接决定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强大思政引领力政治属性的基本要求。
以思政引领力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领导,使青少年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用活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与原则,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上。
二是开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把理想信念熔铸于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行动中三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逻辑,把理想信念统一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认同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2思想指导力是思政引领力的内在要求,让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行稳致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灵魂,是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根基所在以思政引领力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和思想之光激发动力、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
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育人哲理,是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丰富养料要追本溯源地讲清生成脉络、通俗易懂地讲透学理内涵、循循善诱地讲活情怀道理,把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在祖国大地上,在学思践悟中完成对其认知、认同、内化、外化的转变。
二是守正创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原则,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知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粹,把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在传承中华美德、延续文化基因中树立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3价值塑造力是思政引领力的关键要素,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激浊扬清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思政引领力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从青少年的内在要求出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期,是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确立的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整体价值走向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我国社会环境正处于思想高度活跃、文化深度交融的特殊时期,多元思潮相互激荡、非主流意识形态暗潮涌动,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沉渣泛起,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极易受到侵袭和干扰,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才能更好地恪守信仰信念、坚守道德理想。
三是净化互联网空间这一前沿阵地和重要战场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要帮助青少年在这一阵地中明辨是非、廓清思想误区,引导青少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青年。
4青年凝聚力是思政引领力的活力源泉,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汇集力量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中坚力量以思政引领力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凝聚青年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一是继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在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情感目标,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一体贯穿、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是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主力军作用共青团肩负着引领青年、组织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职责,各学校共青团要充分利用群团组织的天然影响力、号召力优势,广泛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在发挥朋辈效应中树立榜样模范,凝聚同向同行之力。
三是注重优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家教故事,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结集成册的经典家训,无不体现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自幼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通过身体力行的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引导青少年以高尚的品格立身于世,帮助孩子们构筑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堡垒,让孩子成长为心怀家国、担当有为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