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的情感_登飞来峰的情感主旨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5-04
戳音频,听解读习近平主席10号在青岛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戳音频,听解读习近平主席10号在青岛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2018年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在讲到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时,他使用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句典故。
原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解读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意是说孔子登上家乡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天下就会一览无余,感觉天下也变小了这句话用来形容人的境界会随着站位的增高而不断提升,人的格局也会因为视野的开阔而不断拓展。
孔子小天下处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引用这句话,是对上合组织功能的新思考和新期许,那就是希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够站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凝聚共识,同心协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维护人类和平正义,使得上合组织成为维护地区合作发展、形成良好地缘政治秩序的基础,共同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也讲到了这一问题。
他指出,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回答这些时代之问,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
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意思是高瞻远瞩的人,不怕被浮云遮蔽住眼睛,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高望远,方能掌握方向;明辨大局,才可顺势而为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为此,习主席提出五大观念: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这不仅赋予了“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也契合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体现出广阔的世界眼光和人类胸怀青岛峰会期间,成员国领导人共同描绘了上合组织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发展蓝图新起点上,上海合作组织扬帆再起航,为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继续乘风破浪,携手前行!。
2018年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主创人员总监制:蔡小林总策划:侯东合、赵雪花、王巧玲记者:刘会民、刁莹。
新媒体:马文佳、夏文、杨森播讲:鹤佳图片来自网络
听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原声,请戳 阅读原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