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知识高中政治_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10-05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选择题必背知识1.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2. 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3. 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4. 美联储加息,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会流向收益高的地方,进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外流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6. 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7.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
8.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不含投资)的比例9.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10. 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11. 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12.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13.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14.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15.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
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6.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17. 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
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18. 集体经济包括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19. 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和经营权。
归农民所有20.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1.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注意时间的统一)22.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3.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或红利收入、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24. 股票所反映的是所有权关系,债券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25. 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商业保险风险损失。
26.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7.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8.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29.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30. 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和分配政策31 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32.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调节税收、经济建设支出、国债规模33.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与银行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如。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量等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34. 市场调节的基本手段:计划(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得手)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35. 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36. 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37. 市场调节局限性:自发性(损人利己)、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事后调节)38.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
治本之策39.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40. 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1. 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4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3.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44.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4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4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47.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坚实基础48.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4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50.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往期推荐2022年高考作文新鲜出炉啦~高考新一波好运壁纸:来得及,考得上,你可以!高考政治:《经济生活》重要考点总结!2022高考文综题难不难?不同地区难度有差异,考生说法令人心疼......▐ 标签:
高中思政 高考政治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考点知识▐ 来源:综合中国教育报、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谨致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高中思政 ID:gkzz100
在看点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