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_运动员比完赛会放假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4-17
国家队主力阵容前几天又一次踏上了比赛的征程,欧洲的丹麦法国两站比赛,军运会也即将在武汉拉开战幕。 从韩国公开赛结束到这次出征,中间小半个月的时间,在如今赛程安排密集的节奏中,对于运动员来说已经算是极其难得的休息调整时间了。
国家队主力阵容前几天又一次踏上了比赛的征程,欧洲的丹麦法国两站比赛,军运会也即将在武汉拉开战幕从韩国公开赛结束到这次出征,中间小半个月的时间,在如今赛程安排密集的节奏中,对于运动员来说已经算是极其难得的休息调整时间了。
连续征战之后,有这样一段时间不用比赛,可以系统训练,对运动员来说已经是相当幸福了

可能会有关心球员的球迷说,既然有这一段时间没比赛,怎么不给运动员放两天假休息一下?听到这句话我相信运动员首先会对你的关心表示感谢,然后会很实际地回答你一句:“想得美!”在我的记忆里,国家队生涯当中放过最长的一次假是2006年春节,放了5天假,那次真的就是算好训练时间,早早把行李收拾好,训练一结束拖着行李就往机场赶,回老家过年了。
看上去这个放假时间还可以,但实际上我在国家队那么多年也就这一次了,其他的时候,哪怕是春节,最多也就放一两天假,但都要求“原地休息”,也就是说只能在训练地,最多在周边活动一下,不让回家,而且也没时间回家原来交通条件还没有现在那么方便,所以遇到原地休息的时候,想去周边玩一下都没办法;而且春节假期很多商店、餐厅、电影院什么的也都关门休息了,所以我们只能窝在房间里看看碟什么的。
懒觉睡得是很舒服,但是真无聊啊,就想着还不如去训练呢有一年春节我们在海南陵水集训,放了3天假,那次是我家人来陵水陪我过春节,不过当时很多商场什么的都关门放假了,所以一家人也就晚上放放烟花,其他时间就在房间里坐着,说去免税店逛逛吧,春节期间打车又特别特别贵。
反正总结起来,就是那时候我觉得假期少,但到了假期我又觉得无聊,估计是当运动员那么多年,都忘了该怎么过假期了
当然了,国家队在节假日不放假也可以理解,因为国际赛事的时间安排不可能根据各个国家的节假日来做调整,我们的工作是打好每一次比赛相比于我们打球那时候,现在队里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如果遇到队员身体不适,或者精神压力太大的时候,队里会给他们一个小短假去调整,这是队伍管理水平在不断进步的表现。
运动员训练比赛辛苦,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赛事安排的密集,让运动员没有办法抽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来放假休息,这一点大家也理解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运动员的发条不能一直上得那么紧啊,总得有放松调整的时候,但是没有时间来放假调整,那该怎么办?。
我认为运动员的放假和从事其他工作的朋友们的放假是不一样的,运动员的放假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调节其他的朋友们放假通常就是彻底的身心放松,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放假的目标是要达到身体虽然很累,但是心情很愉悦。
也就是说,运动员的放假不是通过彻底休息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建设来实现的
放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运动员的“心理放假”也是如此,以我个人为例,过去训练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身体练得很累,而且心里又非常烦躁的情况,这个时候我就会去找当时国家队专家组的戴金彪老师聊天,把我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儿的全说给他听,然后再听听戴老师的意见,双方讨论一下。
这个过程大概就是四、五十分钟,但是效果非常的好,往往这样聊下来,我能明白很多,心里一下就轻松了起来回过头去想想,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很容易走进自己的死胡同里,这个时候需要有人从其他的角度给你提出建议。
我觉得这个方法,对于现在的运动员来说同样适用道理不难理解,但是难点在于,我们的队员是否有这么一位能够毫无保留倾诉的对象前段时间看马琳康复的介绍,在她的团队中心理医生就有两个,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倾诉对象”。
对于中国队来说,能在复合型团队中设置专门的心理医生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现在各方条件还暂时不允许,那我们也应该引导、鼓励运动员去找到自己的“心理医生”,可以是教练,可以是师兄师姐,可以是队医,可以是体能教练等等,无论具体是谁,只要运动员愿意毫无保留地对他倾诉,能够敞开心扉和他沟通,这就是好的。
尤其是现在中国队有外教加入,教练团队有一些调整,有效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重要中国队一直有类似的成功经验,每次大赛前的集训都会从各地方队调教练来协助训练,为的就是能让队员们有更坦诚的沟通对象这样一来,我们的队员能随时给自己的心理找到放假的机会,调整的渠道,就能把运动员的“放假”效果,发挥得更好。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