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以东(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4-09-09
海参崴,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的金角湾畔,是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母港,临日本海,与日本本土隔海相望,城市依山建
海参崴,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的金角湾畔,是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母港,临日本海,与日本本土隔海相望,城市依山建筑,北部为高地,东、南、西分别濒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
城市及港区位于阿穆尔半岛顶端的金角湾沿岸,金角湾自西南向东北伸入内地,长约7千米,入口处湾宽约2千米,水深20~30米金角湾南侧隔东博斯普鲁斯海峡,有俄罗斯岛作天然屏障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天然良港,人口近百万,经济以渔业、船舶制造和服务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也迅速发展。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为主,全年平均高温8.38°C,平均低温1.38°C,平均降水量797毫米
清朝时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名为“海城”的边陲小镇,隶属于吉林将军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条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将其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为“统治东方”。
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
一战后期沙俄在与德国作战时,损失惨重,终于在1917年国内相继爆发革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克党人上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与支持沙俄旧势力在国内开展内战,旧沙俄势力不敌,退过西伯利亚,来到东远地区拉拢美英日等国外势力以对抗当时的苏维埃政府。
当时在海参崴等远东地区聚集了大量逃难的白俄和溃兵,导致政权频繁更迭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白俄当局趁机对华人大肆敲诈, 更有甚者,华侨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接到当地侨民的请求,1918年3月20日,北洋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命令海军部指定“海容号”巡洋舰,出海护侨,远东华侨闻讯,群情振奋日英联军在1918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海参崴,4月10日,隶属于轮船招商局的“飞鲸”号先期到达海参崴,开始撤侨。
"海容号”巡洋舰抵达后的第三天, “飞鲸”号就满载了1165名华侨,返航烟台港
1918年7月,美、日、英、法等国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终于在出兵西伯利亚问题上达成妥协,出兵远东地区作为当时协约国一员的的北洋政府8月22日正式发表出兵宣言:中国出兵人数约4000人,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和机关枪部队,另军舰一艘,分6批陆续开进了西伯利亚,由北洋第九师第三十三团团长宋焕章负责指挥,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海参崴——双城子——绥芬河的撤侨通道。
同时日本为了攫取满洲铁路的控制权和在西伯利亚的利益,打出解救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名义,联合美国悍然出动两万七千人的部队进入远东地区 当时贝加尔湖以东的所有村镇都驻扎着日军,从海参崴到赤塔,满洲里到大连,每个车站都挂着日本国旗。
不仅如此,日本还公开支持谢苗诺夫等白军势力,意图在俄远东地区建立一个反苏傀儡政权 当时的苏俄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局面,形势十分紧张为了让新生的政权有个喘息的机会,列宁和俄共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即在远东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国,避免红军与日本人的直接接触。
1920年3月,红军抵达伊尔库茨克后停止东进,于是在1920年初,一个崭新的远东政权——滨海州临时政府,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立同年四月六日,在外贝加尔地区的上乌金斯克(今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市)举行了劳动者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远东共和国的成立。
和布列斯特合约一样,远东共和国也是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在面对外部压力的权宜之策
面对国际社会的封锁,当时苏维埃新生政权内外交困,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决定,以土地换取国际社会的支持,1919年7月25日,苏俄外交官加拉罕对中国发表宣言,表示会废除沙俄和中国、日本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将之前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从中国夺走的领土全部无偿归还中国,以此来维护与中国的关系。
在1920年9月27日,加拉罕发表了第二次宣言,这次宣言中不仅重申了第一次宣言的内容,同时在中东铁路问题上表示愿意展开谈判,而且对于外蒙古问表示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两国承诺在各自国内不存在暴力反对对方政府的团体以及一切举动,中东铁路可以由中国赎回。
此时是最好的拿回海参崴及部分外东北领土的机会,可惜当时北洋政府内部派系林立,四分五裂,外交上软弱不堪,没有实力更没有决心拿回故土,后来国内暴发革命,北洋政府自身混战 不休后垮台 而当时的苏俄政府以铁腕手段稳住欧州部分的国内的局势后,红军开始越过西伯利来进入远东地区,在远东共和国的协助下,向日军和白军发起攻击。
最终日军不敌,逐步退出远东地区,白军的残部退入我国东北境内,成了生活在我国境内现在的俄罗斯族 1922年10月25日,日军撤离海参崴从海上回国,从此彻底撤离远东大陆,结束了对苏俄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1923年1月15日,成立仅有2年半的远东共和国作为缓冲国的历史使命也宣告终结,全俄苏维埃中央执委会同意的远东共和国的申请,将其并入苏俄。
一个月后,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这就是前苏联的雏形后来又加入了中亚五国,波罗的海三国,最终形成了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庞大国家二战后短短几十年成长为一个令世人胆寒的超级大国家,从此再没有机会收回故土。
回望这段历史,令人惋惜,更令人痛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